春日的骏灵山麓,晨雾氤氲如纱。张老先生握着泛黄的家谱,步履蹒跚地走进沈阳龙泉墓园。他的目光掠过万泉河潋滟的波光,最终停留在刻着"辽海名人碑廊"的汉白玉匾额上。这里,将安放他漂泊半生的胞弟——那位曾在北大营旧址前讲述抗战故事的老兵。
一、山水诗篇中的永恒居所
龙泉墓园依山势而建,万泉河水蜿蜒而过,形成天然的"玉带环腰"格局。园区内450亩自然水域倒映着苍翠松柏,远眺如青龙白虎拱卫山门45。逸香园坐落于向阳坡地,晨露浸润的紫藤长廊下,39800元起的艺术双穴墓以青石雕琢莲花纹,寓意"步步生莲";长福艺术区采用阶梯式布局,49800元起的家族墓园背靠百年古槐,碑面镶嵌琉璃牡丹,暗合"花开富贵"的祥瑞。
二、镌刻历史的艺术长廊
沿着500米环形碑廊漫步,指尖抚过镌刻着2500位辽海名人的花岗岩,张学良将军墓园复刻夏威夷原貌的汉白玉围栏,与赵一荻女士墓前的白山茶遥相呼应1。玫瑰园最新推出的"永恒之爱"主题墓区,以红砂岩雕刻并蒂莲造型,62800元起的定制服务包含四季鲜花代祭,让爱的誓言在时光中永不褪色。
三、藏风聚气的文化圣地
抗战纪念广场的青铜雕塑群中,杨靖宇将军持枪远望的身姿与复刻的北大营门形成时空对话。风水师李师傅常指着园区西侧说:"这处山势如玄武垂首,配合园区坐北朝南的格局,正应了《葬书》中'得水为上,藏风次之'的吉兆。"14在长福艺术区,某企业家为父母选定的合葬墓背靠天然石壁,墓前两株三十年树龄的银杏,恰似守护家业的金甲卫士。
四、福泽绵延的精神传承
去年清明,台胞陈女士在名人碑廊找到曾祖父的名字。她为父亲选定逸香园68000元的观景墓位,墓碑背面镌刻着家族南渡时带走的《辽东赋》。如今,每逢寒食节,总见她在碑前焚香诵读:"骏灵苍苍,辽水泱泱,先生之风,山高水长。"
暮色中的龙泉墓园,晚钟惊起群鹭。张老先生最终选定长福艺术区背山面水的墓位,碑文刻着胞弟的遗言:"告诉孩子们,纪念碑上的日期要连起来读——1931到1945,那是民族脊梁的长度。"在这里,每块墓碑都是立体的史书,每处园林都是活着的纪念。2025年,让我们在山水与人文交织的永恒之境,为挚爱筑起跨越时空的精神家园。
(园区咨询专线:024-8153-8166,实地参观每日8:30-16:30开放)

